见识,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见”,也就是见闻,我们读书,学到的知识多,行路看到的风景、人情丰富,只能代表我们的见闻丰富,并不一定就是有见识。
比如有的人说城市里的小孩比农村的小孩有见识,城里的孩子知道肯德基、麦当劳,知道街上跑的车都是什么品牌,农村的孩子却不知道。
这中说法,本身就是没有搞清楚什么是“见识”,肯德基、麦当劳、车的品牌只是城市孩子的见闻,他们知道这些,但是不一定知道土豆是长在土里的,蚯蚓是从什么样的土里挖出来的,这些农村的孩子一定都知道。
所以说以一个人见过的、记住的知识多少来衡量见识多少是特别不合适的。
见识最重要的一方面是“识”,也就是知道并且理解万事万物的联系和规律,开化心灵,启迪智慧。通过学习知识引发自己的思考,通过行路能够更加深入理解事物的联系,从而有正确的认识和判断的能力。
见过什么很重要,通过见得多而产生的正确的思考更加重要。
究竟什么样的思考是有意义的呢?有个朋友最近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物品也是,我好喜欢的一双帆布鞋,买回来的时候真的很喜欢,可是穿着穿着就发现鞋子都会脏都会烂,我也懒得去清理,反正烂了,再买一双同款新的就是了
这句话给我很大的触动,我一直认为自己想的是哲学问题,特别有意义,但是朋友这句话让我醒了,我就是太闲了,逃避了自己本应该思考解决的问题,才会去想那些对于现在的我完全没有意义的问题。
比如你想研究哲学,写哲学方面的文章,那么思考“人为什么活着?”“生活的本质是什么?”这就是有益的,能够解决问题的。
提问的网友如果正在研究“人的行为习惯”那么思考喜新厌旧的问题就是有益的,适合的,但是如果不是,那么思考这个问题完全没有意义。
2020年的新年,始于武汉的疫情席卷了全国,网上有一句话说“疫情就像是一面照妖镜,是人、是鬼,一下子就显露出来了。”其实这场疫情下,人和人的见识也是高低立现。
疫情如此严重,广播、电视每天都在宣传:“戴口罩、勤洗手、不出门”是防止感染的最好方法,依然有人组织聚会、不戴口罩进入公共场所,这些人抱着侥幸心理,认为疫情与自己没有关系,我行我素。有这种想法的人就是典型的没有见识的人。
面对疫情我们每个人都是第一次,面对未知的事物,如何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判断能够直接影响自己的生活。
这场疫情下,能够做出正确的判断,从小了说能更好保护自己从而保护家人,往大了说,这就是给社会、国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能让自己的不断增长见识的人,一定能够有用更美好的生活。
1、多读书。多读一些经典的书籍,因为在那些经典的书籍中,能够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并且往往能找到大智慧。
2、多看一些优秀的电影。看电影就像是体验他人的人生,那些与自己完全不同的人生,会给我们很多的启发和思考。
3、去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比如看一场话剧,听一次音乐会,参加某个艺术展览等等,出去体验一下更美好的生活,看不同的风景、认识不同的人。
4、参观名胜古迹。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名胜古迹很多,当我们置身于这样的环境,就会不自觉地感受到它的庄严和肃穆,其中的历史故事更能让我们了解历史,由古观今。
5、多认识一些有丰富经历的人,经常和他们聊聊天,互相分享所见所感,让自己了解不同的人、不同人的做事方法和思考方式。
6、多参加一些社会实践,不仅能扩大知识面,也能解决实际问题,能领悟到书本中所学习不到的生活的真谛。
7、如果精力允许的条件下,出国见见世面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风土人情,或许可以有另一种看待世界的方式,体会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