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峙沿革考
作者:冯占军
繁峙历史,迄今为止最远可追溯到新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境内就有人类活动。2006年到2008年,中国国家博物馆田野考古研究中心、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和忻州市文物管理处的专家和工作人员在滹沱河上游及其支流两岸的台地上、山前台地的前后缘、山脚下及其略高的半山腰,共发现仰韶(公元前5000—公元前3000)、龙山、二里头、商、周(含西周、春秋、战国)5个时期的遗址,其中繁峙有105处。人类活动遗迹有灰层、灰坑,并采集到鬲、盆、罐、三足盆等陶器、陶片。
繁峙据《禹贡》属冀州,据周《职方》属并州。
春秋时期,今繁峙境内称霍人。据谭其骧主编,1982年地图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地图集》记载,其时,今山西广大地域属晋,而在山西北部,尤以西起汾阳(今静乐)、东至厹犹(qiú yóu也称仇由,今盂县)一线以北的山西广大地区,霍人是唯一的地名。
▲《中国历史地图集》春秋时期晋之北部地图黑色地名为晋时地名,棕色地名为今地名
清光绪《繁峙县志·疆域图》记载:“忻代二州地名见于春秋传者独有霍人,不能审其疆域所至,……霍人故地在今城东三里圣水村”
战国时期属赵国,称藿人。山西省博物院收藏的“藿人”布币,进一步证明,藿人是当时的诸侯国,因为诸侯国才有权利发行货币。
▲谭版《中国历史地图集》战国时期赵国北部地图黑色地名为晋时地名,棕色地名为今地名
从秦到隋,以今恒山山脉为界,一度时期三县共存,后三县时有分合,治所时有寄治。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设立郡县制,始在今恒山山脉之北置繁畤县,属雁门郡,治所无考。为繁畤县名之始。
西汉时,今恒山山脉以北之繁畤县,县治在今应县城东4千米处的东庄寨村北、魏庄村南。繁畤故城东西宽838米,南北长1100米,属雁门郡。繁畤县为汉武帝元狩年间(前122—前117)建置①。其时,雁门郡郡治善无(今右玉境内),领十四个县。山脉之南今繁峙境内有二县:一为葰人县,县治在今县城东圣水头村的古城沟,汉高祖七年(前200)置,属太原郡。一为卤城县,县治在今县城东50千米处的卤城遗址,属代郡。新莽改卤城为鲁盾。
▲清光绪《繁峙县志》汉繁畤县、葰人县、卤城县地图
东汉时,今恒山山脉之南县境内鲁盾复称卤城。葰人县废,葰人与卤城并称卤城县,卤城由代郡改隶雁门郡,雁门郡郡治阴馆。三国时,属魏,隶并州雁门郡。
西晋时,今恒山山脉之南县境内废卤城。复置葰人县,永嘉之后,又废,与繁畤同属雁门郡。
西晋永嘉四年(310),山脉之北今应县之繁畤县迁入山脉南今繁峙境内。治所无考。光绪《代州志》载:“拓跋猗卢封代公,以封邑去国悬远,徙刘琨求句注陉北之地。琨乃徙马邑、阴馆、楼烦、繁畤、崞五县之民于陉南,更立城邑(《魏书·穆帝纪》)。”
迁县之原委如下:永嘉四年(310)十月,刘琨决定发兵讨伐归附刘渊的匈奴右贤王刘虎和白部鲜卑,但他自己的兵力不足,只得卑辞厚礼请鲜卑拓跋猗卢部出兵增援。拓跋猗卢命其弟拓跋弗之子拓跋耶律率二万骑兵前往援助。刘琨遂率军与鲜卑骑兵共同进攻刘虎和白部鲜卑,大破之,屠其营寨。
刘琨引鲜卑兵为援,导致了拓跋鲜卑的内侵,同时引起与王浚的矛盾。刘琨感激拓跋鲜卑的支援,遂与猗卢结为兄弟之盟,并表请朝廷署猗卢为大单于,以代郡封之为代公。代郡地属幽州,王浚大为不满,发兵击猗卢,但反被打败,由此王、刘关系破裂。此后,猗卢嫌代郡悬远不便,要求进入陉北之地,刘琨既无力制止,也有心继续依靠拓跋鲜卑,所以把陉北的楼烦、马邑、阴馆、繁峙、崞等五县让给拓跋鲜卑,迁徙五县人民到了陉南。
▲光绪《山西通志》对刘琨迁马邑、阴馆、楼烦、繁畤、崞五县于山南的时间记载
十六国时,先后属赵、前燕、前秦、后燕、魏。
北魏时,又在今恒山山脉之北应县繁畤故城复置繁畤郡,领崞山、繁畤二县。繁畤故城南北朝梁天监十一年(512)毁于恒肆大地震中②。山脉之南今繁峙境内无县治,地属肆州雁门郡。
东魏天平二年(535),复徙山脉之北今应县之繁畤郡并所领崞山、繁畤二县寄治山脉之南秀容界(皆非今县地③)。
北周,郡、县俱废。
隋开皇十八年(598),今境内复为繁畤县,治所迁建于今县城东30千米之大堡戍④(“大堡戍,今县东六十里代堡是也⑤”),属雁门郡。
▲图为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卷18,第5页,对繁畤县的记载,图自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468册,第336页。
大业十二年(616)移治于代西之武州城(代县城西30千米)。“武州,后魏所置,高齐所改之北灵州也,今为崞县地⑥”光绪《山西通志》载:“郡西之武州城,即后齐北灵州故治也。”
▲光绪《山西通志》对移治代县西之武州城的记载
唐圣历二年(699),因县在平川难于固守,遂东移于滹沱河南之聚宝寨(今杏园乡南关村西),属河东道代州。
五代、北汉于县东南建宝兴军,地属五台山寺,宋平河东因之,后省入县为宝兴砦,仍隶代州。
北宋时,仍称繁畤县,属河东路代州。
金时属河东北路太原府代州。贞祐二年(1214)九月升为坚州,隶太原府,州治在原县治。
元时,仍称坚州,属河东山西道宣慰司冀宁路,至元三年(1266)隶忻州。
明洪武二年(1369),复称繁峙县,将原“畤”改为“峙”,初期属太原府,洪武八年(1375)属太原府代州。
成化二年(1467)二月,移治东义村⑦(存疑)。
万历十四年(1586),迁治于滹沱河北之龙须地(亦称石龙岗),即今县城所在地。
清时仍属代州,县治未变。
中华民国初,属山西雁门道。国民政府治所在今县城。
民国26年(1937)9月,日军占领繁峙县城,国民政府溃逃。11月,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政府驻地泽萌泉村,属晋东北政治主任公署。12月,驻地移治大李牛村。
民国27年至28年(1938年1月至1939年1月),繁峙县属晋察冀边区行政委员会第五专署。27年(1938)1月,政府由大李牛村移驻山会村;2月,移驻砂河。
民国28年(1939)9月,属晋察冀边区察南雁门办事处。10月,县政府向南山转移,在伯强村停留一两日后,进驻庄旺、常坪一带。
民国29年(1940)4月,属晋察冀边区第二专署。夏,政府移驻阜平县柳树沟村;秋,又移驻阜平县南辛庄、北辛庄村。
民国30年(1941)1月,属北岳区第五专署。春,移驻银河村(原属阜平县,时归繁峙县)。32年(1943)春末,县级机关开始从莲花崖、娘子城向外转移;秋后,移驻庄旺村。
民国33年(1944)6月,属晋察冀边区第五专署。9月,属冀晋第五专署。34年(1945)6月,县政府移驻西连仲村;10月移驻天岩村。35年(1946)3月,县政府又移驻西沿口村。5月,属冀晋第一专署。7月,繁峙县城解放,县政府迁入繁峙城;10月,移驻砂河。
民国36年(1947)11月,繁峙县属北岳第一专署。38年(1949)1月属察哈尔省雁北专署;9月,由察哈尔省划归山西省属忻县地区,县治在仍在砂河。
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繁峙县属山西省忻县地区。
1958年11月,繁峙县与代县合并,仍称繁峙县,归山西省晋北专署管辖。县治从砂河西迁于城关(即今县城)。
1961年4月,繁、代分县,繁峙县属忻县地区,县治未变。
1983年7月28日,忻县地区更名为忻州地区,繁峙县属忻州地区。
2001年2月始,繁峙县属忻州市。归属及县治未变。
注解:
① 见《应州志》,文物,第371页,应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2013年12月,方志出版社出版。
②见《应州志》,文物,第371页,应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2013年12月,方志出版社出版。
③《续四库全书》第641册,史部,地理类,第703页。光绪《山西通志》卷二十九,府州厅县考,第49页。
④ 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第468册,第336页。唐李吉甫撰《元和郡县志》,卷18,第5页。
⑤清光绪《繁峙县志》历代疆域图,隋,杨笃主编。
⑥清光绪《繁峙县志》历代疆域图,隋,杨笃主编。后魏,即北魏的别称;此外,北魏还有元魏、拓跋魏之别称,均以区别三国时魏国。
⑦文渊阁《四库全书》,地297册,518页,明史,卷41。
附:繁峙沿革图①—③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